加入收藏
小学
初中
高中
★
备课导航
28365365游戏——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首页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考
中考
高考
文摘
教研
名师
文言
作文
题库
影视
悦读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28365365游戏
>
阅读答案网
>
议论文阅读
> 正文
【
语文教学园地
】
来稿请惠寄
380619484@qq.com
!
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28365365游戏——免费精彩的在线备课平台!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答案:
1.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A.“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B.“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D.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是故乡的象征。
2.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丌,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逻辑关系错误。文巾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
《宋史·张商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朱国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旧唐书·孙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魏书·邢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韦应物《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弘范《木兰花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苞《田间先生墓表》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石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范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三国志·武帝纪》阅读理解及答案【附译文】
曾原一《金精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书·毛修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李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陈书·袁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王阳明《书黄梦星卷》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上一份资料:
楼宇烈《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阅读练习及答案
下一份资料: 没有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作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28365365游戏】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
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