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小学
初中
高中
★
备课导航
28365365游戏——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首页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考
中考
高考
文摘
教研
名师
文言
作文
题库
影视
悦读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28365365游戏
>
语文教学园地
>
论语说文
> 正文
“将以下骑送迎”解读
【
更多专题点此下载!
】
【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
“将以下骑送迎”解读
文/高处不胜汉
这两天语文备课,《细柳营》一文中,“将以下骑送迎”一句让人煞费苦心。
《细柳营》系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第21课课文,属于文言文。我备课的时候,依照自己教学文言文的习惯,首先是要通读一两遍课文,初步理清字词一类基础知识;然后再借助课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达到梳理课文内容的目的。当我翻译“将以下骑送迎”一句时,就感到有些茫然了。
“将以下骑送迎”这句话课下注释没有释义,我便借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教师用书》(语教版2009年版本),其《课文翻译》中对“将以下骑送迎”一句译为:“(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教师用书》第340页)。对这个翻译,我私下里有些迷惑,觉得读不太明白,就又查阅配套教材发放的《初中文言文全能达标·八年级(下)》,其对“将以下骑送迎”一句的翻译为“两军营的将士们高接远送”。这与用书差不多,就又查阅了《适用于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全解一点通》,其翻译与《教师用书》一模一样,即“(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于是我又找出2007年春我第一次用过的该版本教科书(这个版本的教材我这是第二次教学用),想看看第一次教学时是怎么处理的。只见课文中有自己上次备课的批注:“以”:以及;“下”:下属;“骑”:骑着马。至于具体是怎么处理的,因时过几年了,我也记不得了。若按这个批注,当时也可能是翻译为“两军营的将军以及下属都骑着马高接远送”了。
对以上种种版本的译文,也包括我第一次教学时的批注处理,我都感觉不是很满意,觉得这样处理有些别扭。其原因是:
一.从教参译文的字面意义看,“(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这“高接远送”究竟是怎样的接送仪式呢?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那些营中将士有何行为表现呢?是骑着马迎接呢还是下马迎接呢?是只迎没送呢还是又迎又送了呢?因为文中没有较详细的叙述,现在是不可而知了,所以让人费解。
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封建时期,人类社会等级森严,皇权至上。那个时候,即使是个一般的官吏出行,不仅要前扶后拥地有大批随同,还要下级有相应等级的接待仪式,其中的行“跪拜”礼可算是最家常便饭的事了。这在现在很是流行的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非常直观的表演再现,且在一些历史典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载。一个普通官吏都是如此,那么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一个极权者——皇帝,亲自到军营来视察、慰问、犒劳将士,将士门能不行跪拜之礼来迎接和送往吗?也就是说,霸上与棘门两军都应该是下马对皇帝行跪拜之礼而迎接的,这样才符合封建时期的礼仪规则。那么这里的“以”就不能当“以及”、“下”就不能当做“下属”、“骑”也就不能当着“骑着马”或“骑在马上”来理解了,而是要当着“下马行跪拜之礼来迎接”理解更恰当一些。这里的“以”可以理解为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它。翻译的时候也可理解为“用下马(行跪拜之礼的礼节)迎接”。
二.文言典籍中的语词,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现今不能单凭自己的理解和字面上的意思去判断它。那么要准确把握其意义,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读。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嘛。
《细柳营》是“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终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教师用书》第339页)。也就是说文章重点是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那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周亚夫的吧。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这是写周亚夫迎接文帝的具体过程,翻译出来就是:“(文帝)来到营中大帐,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铠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天子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教师用书》第341页)这就是说:周亚夫在迎接皇帝的时候,是没有行跪拜之礼的,就是抱拳行了个军礼而已,且手中还“持兵器”,这在古代等级森严、戒备森严的皇帝身边是绝无仅有的一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自然是与当事人的各自性格、心情和所处的具体环境等有联系的。但这里更是为了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整、常备不懈、终于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文章为了刻画周亚夫的鲜明个性,除了这一句直接描写外,就是大量运用对比的写法,借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显其性格特点。如“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后面再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对比。”从将士迎接文帝的具体行为看,周亚夫是“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而霸上和棘门军则是“将以下骑送迎”。也就是说周亚夫在迎接皇上时仍然是全副武装,而刘礼和徐厉就刚好相反,是解甲弃械,下马行跪拜之礼以迎送皇帝。所以这里的“将以下骑送迎”就应该作“将士就下马(行跪拜之礼)迎接(皇上)”理解更为准确合理一些。
三.再看“送迎”一词,按上述材料的译文“高接远送”,就应该是有迎接,也有欢送,不然怎么叫“高接远送”呢?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文章第二段叙述是“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直驰入”明显是写文帝到军营,并受到两军营的将士门的迎接。这里并没有欢送文帝的叙述,也就是略去了霸上和棘门两地送文帝的场面。可见这里的“送迎”应该当一个偏义的合成词来理解更为恰当,也就是只有“迎”的含义。再看后文:“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里的“至营”也是指来到细柳营,周亚夫迎接文帝。作者前面写到霸上和棘门二营是为了与后面写细柳营形成对比,写出迎接文帝时的不同方式和态度,从而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后面还有“成礼而去”,也是简略的交代,没有详写送皇帝的场面。其实军营的迎与送应该大致一样,只要写了迎接,就无须再详写送别的场面了,这也是文章写作的常用技法。如此看,这里的“送迎”也当理解为偏义合成词为妙,也即只写“迎”文帝。这种联合式的偏义合成词的用法在古代典籍中是比较常见的。所以,里的“送迎”理解为“迎接”似乎比较科学一些。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将以下骑送迎”一句翻译为“将士们下马(行跪拜之礼)迎接(文帝)”或“
将士们用下马(跪拜的礼节来)迎接(文帝)
”更科学合理一些。使之与后面的周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对比中突出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特征。
由《细柳营》一文的备课,再一次让我认识到“常教常新”、“教学相长”的道理,也更让我意识到备课中思考的重要和备课工作的艰辛!
【权威发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容易犯哪些错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法
梁秋生:浅谈诗词用典的类型和方法
打开语文最美的姿态——听贾志敏老先生《推敲》有感
“中国首届特级教师大赛”侧记——从教学迷惘走向教学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毕飞宇: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杜娟梅:我喜欢这“美丽的颜色”——观课肖老师《美丽
李小慧:深入浅出,见证奇迹——品肖培东老师《植树的
教师必读的“十大教育原理”
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
教师必读的十个案例
学生语文有效听课九大方法
《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一本教师专业成长的
上一篇文章: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法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作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28365365游戏】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
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